首页 > 工作相关 > 工作文档 > 规章制度 > 生产加工制度实用四篇正文

《生产加工制度实用四篇》

时间:

生产加工制度(通用4篇)

生产加工制度 篇1

第一条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加强食品质量平安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看法》等相关法律、规矩的规定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其次条符合法律、行政规矩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在取得生产许可资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第三条建立完美各项规则制度,努力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企业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了解食品质量平安相关的法律规矩学问。具有与食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娴熟技术工人和质量工作人员。

第四条具备产品质量平安生产的生产设备、工艺设备和相关辅助设备,具有与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储藏等厂房或者场所。具备产品质量平安的环境条件。

第五条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严格、规范,对生产关键点举行严格控制。

第六条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进货验货制度,不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加工食品。

第七条根据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无强制性标准规定的.,符合企业明示采纳的标准要求。

第八条具有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检验和检测仪器定期利用计量检定。

第九条在生产全过程建立标准体系,采取标准化管理,从原材料选购、产品出厂检验到销售后服务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

第十条食品的包装材料、储藏、运送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平安,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

第十一条产品出厂前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出厂产品检验合格。

第十二条产品标识标注及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生产加工制度 篇2

1、目的

对影响生产提供过程工序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提供过程按规定在受控制状态下进行,使工序产品和最终成品的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提供全过程中所有工序的质量控制。

3、工作职责

3.1生产部是执行本程序的职能部门,负责掌握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各个因素的控制情况,并收集有关信息。

3.2业务部依据客户订单信息,下达生产通知命令,并掌握生产进度,定时向总经理报告。

3.3研发部负责编制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确保文件的正确、有效,能正确指导生产。

3.4生产部负责在关键/特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负责对质控点的过程实现能力进行系统控制和确认。

3.5物控部负责物资采购,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到货,满足生产需用。

3.6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所有在用生产设备始终完好,并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3.7质检员、计量员分别负责工序产品和最终成品的检验和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控制。

3.8人事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生产工人进行技能培训、确保考试考核合格。

3.9车间主管(组长、课长、经理)是生产现场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做好生产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并对管理不善而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负责。

3.10操作工人应严格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把好工序质量关,一旦发现有质量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

3.11厂检员负责全方面的涉及产品质量、安全、卫生防疫的监督检查,一量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提出并要求更正,追溯。

4、工作程序

4.1生产任务的安排

4.1.1依据与客户共同确认的.合同要求,作为下达生产任务的指令信息。《生产通知单》应经总经理审批后方执行。

4.1.2生产部根据生产通知单上的完成时间,编制生产计划(各车间生产看板应每日注明);生产车间应按生产计划的要求,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2技术、工艺准备

研发部负责编制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提供给生产使用。

4.3生产准备:

4.3.1采购员依合同要求申请采购订单,总经理审批后组织安排原材料和外购、外协件的采购供应,确保按质、按量、按时组织到货,保证生产流程正常进行。

4.3.2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通知单的要求,合理组织安排生产,并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3.3研发部应根据生产任务,审查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是否完整、正确、有效,是否能正确指导生产。

4.3.4工务课设备员负责按《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所有在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3.5计量员负责按《计量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计量器具和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计量设备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保证生产需要。

4.4产品生产

4.4.1采购原辅材料入厂后,经品管部qc人员与仓库人员验收合格后,正常入库。

a.对木材坯料的验收依据《来料检验规范》的要求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所用原料经过规定的防疫处理(如热处理、熏蒸处理、脱脂处理等),并做好原料验收记录。

b.对进厂的胶合板、中纤板,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确保进厂的胶合板和中纤板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__)的要求,并将检测报告号记录于原料验收记录上。

c.对进厂的油漆,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确保使用的油漆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__)的要求,对检测的报告号码与原厂商生产批号注明于原料验收记录上。

4.4.2原辅材料入库,依送货单数量做好入库台帐,并在台帐上记录相应的批次号。同样依据生产指令单开原材料出库单给生产线,以备生产使用。

4.4.3生产单位班组长应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认真填写《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给工务课,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4.4.4生产单位班组长在产品投产前应与质检员、技术员共同做好首件确认,方能批量投产。

4.4.5生产工人应按图纸、工艺要求进行生产。严格遵守工艺纪律、质量检验制度及有关程序规定,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生产操作工人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4.4.6车间组长、主管(经理)负责生产现场管理,经常检查生产情况和完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置并采用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

4.4.7制程巡检员按《制程检验规范》的规定对生产加工的各环节进行产品质量的巡检抽检工作,并如实做好生产过程流转卡,强调在流转卡上必须注明投产使用原材料的批号与成品批号。对做好的成品依《最终检验规范》的规定对产品进行入库检验,对巡检或抽检工作中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开出《不合格品审理单》,情节严重的开出《品质变异纠正及处理单》,确保不合格品不投产、不转序、不入库。

4.4.8统计人员依生产出的成品开具《成品入库单》,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转移成品仓库入库,并做好入库台帐,且必须在台帐与出入库单中记录好生产批次号。

4.5生产现场管理

4.5.1生产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安全第一、纪律严明、环境整洁、物流有序、设备良好、文明安全、记录信息准确。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的最佳组合。

4.5.2车间环境:积极推行5s管理,做到门窗及玻璃完整、清洁、地面及机台周围整洁、安全、卫生,各类物品堆放整齐,走道通畅,通风良好。

4.5.3车间生产的各类产品,做到分类堆放并有明确的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防止其被破坏和丢失,并对各种产品进行有效的防护。

4.5.4车间生产的有关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应齐全、完整、有效与清洁,保证能正确指导生产。

4.5.5车间计量器具应有合格标志,使用人员应正确使用和维护并应按规定送检,确保所有在用计量器具保持完好和在有效期内使用。

4.5.6每台在用设备都应有“完好”标识。待修、检修、封存、报废的设备也都应有相应标志。应坚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时修理发生故障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所有设备操作人员都经考试考核合格。

4.5.7安全文明生产:应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操作,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

4.6关键/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本公司规定,手动喷漆和自动淋漆工序定为特殊工序。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设立质量控制点,生技部负责按过程确认准确(见《手册》第7.5.2条表4)的规定,对此过程进行能力确认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4.7工序操作工必须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过程参数进行严格监控,应作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8生产过程中要对产品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贮存过程不受损坏。

4.9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处置,并应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4.10生产车间应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大力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序质量。

5、附记录

5.1生产通知单;

5.2各工序首件记录表单;

5.3现场环境行为与质量考核记录;

生产加工制度 篇3

1、目的

对影响生产提供过程工序质量的相关因素举行控制,确保生产提供过程按规定在受控制状态下举行,使工序产品和终于成品的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提供全过程中全部工序的质量控制。

3、工作职责

3.1生产部是执行本程序的职能部门,负责把握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各个因素的控制状况,并收集有关信息。

3.2业务部依据客户订单信息,下达生产通知命令,并把握生产进度,定时向总经理报告。

3.3研发部负责编制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确保文件的正确、有效,能正确指导生产。

3.4生产部负责在关键/特别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负责对质控点的过程实现能力举行系统控制和确认。

3.5物控部负责物资选购,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到货,满足生产需用。

3.6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全部在用生产设备始终完好,并对设备操作人员举行培训,考核。

3.7质检员、计量员分离负责工序产品和终于成品的检验和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控制。

3.8人事行政部负责组织对生产工人举行技能培训、确保考试考核合格。

3.9车间主管是生产现场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做好生产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并对管理不善而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负责。

3.10操作工人应严格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根据作业指导书举行生产,把好工序质量关,一旦发觉有质量异样状况应立刻报告。

3.11厂检员负责全方面的涉及产品质量、平安、卫生防疫的监督检查,一量发觉异样状况立刻提出并要求更正,追溯。

4、工作程序

4.1生产任务的支配

4.1.1依据与客户共同确认的合同要求,作为下达生产任务的指令信息。《生产通知单》应经总经理审批后方执行。

4.1.2生产部按照生产通知单上的完成时光,编制生产方案;生产车间应按生产方案的要求,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2技术、工艺预备

研发部负责编制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提供应生产使用。

4.3生产预备:

4.3.1选购员依合同要求申请选购订单,总经理审批后组织支配原材料和外购、外协件的选购供给,确保按质、按量、按时组织到货,保证生产流程正常举行。

4.3.2生产车间应按照生产通知单的要求,合理组织支配生产,并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3.3研发部应按照生产任务,审查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是否完整、正确、有效,是否能正确指导生产。

4.3.4工务课设备员负责按《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对生产设备举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全部在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3.5计量员负责按《计量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计量器具和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计量设备的精确度和精确度,保证生产需要。

4.4产品生产

4.4.1选购原辅材料入厂后,经品管部qc人员与仓库人员验收合格后,正常入库。

a.对木材坯料的验收依据《来料检验规范》的要求对材料举行验收,确保所用原料经过规定的防疫处理,并做好原料验收记录。

b.对进厂的胶合板、中纤板,供给商应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确保进厂的胶合板和中纤板符合《室内装点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要求,并将检测报告号记录于原料验收记录上。

c.对进厂的油漆,供给商应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确保使用的油漆符合室内装点装修材料溶剂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对检测的报告号码与原厂商生产批号注明于原料验收记录上。

4.4.2原辅材料入库,依送货单数量做好入库台帐,并在台帐上记录相应的批次号。同样依据生产指令单开原材料出库单给生产线,以备生产使用。

4.4.3生产单位班组长应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仔细填写《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设备有故障应立刻停机并报告给工务课,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4.4.4生产单位班组长在产品投产前应与质检员、技术员共同做好首件确认,方能批量投产。

4.4.5生产工人应按图纸、工艺要求举行生产。严格遵守工艺纪律、质量检验制度及有关程序规定,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生产操作工人坚持平安生产、文明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4.4.6车间组长、主管负责生产现场管理,常常检查生产状况和彻低状况,发觉问题准时订正处置并采纳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

4.4.7制程巡检员按《制程检验规范》的规定对生产加工的各环节举行产品质量的巡检抽检工作,并照实做好生产过程流转卡,强调在流转卡上必需注明投产使用原材料的批号与成品批号。对做好的成品依《终于检验规范》的规定对产品举行入库检验,对巡检或抽检工作中

发觉不合格的地方开出《不合格品审理单》,情节严峻的开出《品质变异订正及处理单》,确保不合格品不投产、不转序、不入库。

4.4.8统计人员依生产出的成品开具《成品入库单》,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转移成品仓库入库,并做好入库台帐,且必需在台帐与出入库单中记录好生产批次号。

4.5生产现场管理

4.5.1生产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平安第一、纪律严明、环境干净、物流有序、设备良好、文明平安、记录信息精确。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的最佳组合。

4.5.2车间环境:乐观推行5s管理,做到门窗及玻璃完整、清洁、地面及机台周围干净、平安、卫生,各类物品堆放整齐,走道通畅,通风良好。

4.5.3车间生产的各类产品,做到分类堆放并有明确的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防止其被破坏和走失,并对各种产品举行有效的防护。

4.5.4车间生产的有关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应齐全、完整、有效与清洁,保证能正确指导生产。

4.5.5车间计量器具应有合格标志,使用人员应正确使用和维护并应按规定送检,确保全部在用计量器具保持完好和在有效期内使用。

4.5.6每台在用设备都应有“完好”标识。待修、检修、封存、报废的设备也都应有相应标志。应坚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准时维修发生故障的设备,并做好设备修理记录,全部设备操作人员都经考试考核合格。

4.5.7平安文明生产:应坚持平安生产,文明操作,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

4.6关键/特别工序的质量控制:本公司规定,手动喷漆和自动淋漆工序定为特别工序。应举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设立质量控制点,生技部负责按过程确认精确的规定,对此过程举行能力确认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4.7工序操作工必需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过程参数举行严格监控,应作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发觉问题,准时报告,以便实行订正和预防措施。

4.8生产过程中要对产品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储藏过程不受损坏。

4.9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举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处置,并应分析产生缘由,实行订正措施。

4.10生产车间应乐观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大力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序质量。

5、附记录

5.1生产通知单;

5.2各工序首件记录表单;

5.3现场环境行为与质量考核记录;

生产加工制度 篇4

学校食堂食品生产、加工操作流程管理制度

操作间是烹调食品的重要场所,也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食品加工操作流程管理制度。

1.负责烹调加工的`厨师要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和相关卫生知识,提高其法制意识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2.厨师要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各种烹调技艺,提高业务能力。

3.厨师要根据不同食物的特性,采取合理的烹调方式,尽量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价值。

4.烹调的菜肴尽量做到色、香、味等感官性状俱佳,增进用餐者食欲。

5.学校食堂严禁加工凉菜、凉面、野生菌和皮蛋。四季豆、土豆等蔬菜,需经高温煮熟烧透后才能食用。烘、烧、炒要掌握火候,且数量不宜过多,要翻铲均匀,使其熟透。

6.操作人员在加工时要严格按卫生要求操作,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工食品时不能对着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孔、耳垢,上厕所后要洗手。

7.食品调味时要严格按烹调卫生要求进行,切忌用手指直接沾汤品尝,不能用汤勺、锅铲盛汤汁放入口中品尝。

8.制作好的成品菜要直接用清洁、卫生消过毒的容器盛装,不能用抹布或围裙擦试容器。

9.成品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防止异物带入容器对食品造成第二次污染。

10.抹布、锅盖、防蝇罩等要保持清洁,分类使用。

11.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12.操作台上的调味品要分类摆放,并及时加盖。

13.未经食堂管理人员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不得随意增减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