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示范演讲【热门3篇】》
防灾减灾示范演讲(精选3篇)
防灾减灾示范演讲 篇1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一(16)班的池。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你我做起。
下周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六万多人遇难、一万七千多人失踪。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当天地的愤怒席卷而来,灾难降临之时,生命的脆弱暴露得如斯一览无余,赖以生存的一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猛兽撕碎。曾如此坚强的钢筋水泥,在自然的强大面前束手无策。可看见,离散的骨肉、同胞的鲜血,流不尽的冰凉泪水,也随着地底下的怪物一同传出;可听见,哀恸的悲号,发自灵魂的叹息,直达九重云霄,经久无法平息。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灾害确实可怕,但比灾害更可怕的是无知,我们的身边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灾害的侵犯和隐患,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等等,因此,对我们全体师生而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2、现在正值春夏交替季节,温差大,同时也是病菌滋生的季节,同学们要注意保暖,教室多通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何为安全?所谓“无危则安,无损则全。”生命诚可贵,安全是人的一生中永恒的话题。防灾减灾,防患于未然,构建和谐校园,从我们做起。
防灾减灾示范演讲 篇2
师生: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5月14日。我演讲的主题是:学习科学,认识地球,防震减灾,做一个成熟的地球公民。
中国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次大陆板块的交界处。由于这两个板块的共同作用和挤压,中国复杂的地形西高东低。著名的珠穆朗玛峰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是板块漂移的杰作。
学科学,认识地球,预测地震。
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中国最优秀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翁文博等人认为,地震等自然灾害,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完全可以预测。到目前为止,利用李四光的`预测理论,我国已经成功地预测了地震活跃带14次6级以上地震中的10次,准确率达70%。
虽然我们的祖先很优秀,但现在科学进步显著。但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地震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类的科学认识水平,每次都不可能提前准确探测到地震,即使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从小学习地理,多学习地壳运动规律。以便像天气预报一样提前预报地震。了解自然,关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预防地震,减少灾害
地震仍有一些前兆。例如,一些动物有特殊的反应。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前,动物园里很多动物跑来跑去,尖叫着。汶川地震前一两天,上万只青蛙集体行动,但大多数人麻木了,没有注意和警惕。因此,人们应该向动物学习。这个知识叫仿生学。
同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危机防范意识。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失措,或者就地躺下,或者在老师的指挥下,有秩序地疏散撤退到操场。我们应该学会拯救自己,保护自己。在2级地震中,没有人死亡,但有320人受伤,其中56人重伤,大部分被跳楼或抢着逃跑的学生碾压踩踏。但1976年唐山地震时青龙县几十万村民没有伤亡,汶川地震时安县桑洛中学2200名学生毫发无损。因为他们积极有为,通常会阻止微时长,创造零伤亡的奇迹。
在我们的世界里,有些人不幸死于地震等自然灾害,许多人死于无知。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多学习一些科学知识、自救和安全逃生知识,从小就懂得地理和仿生学,从而预防地震,减少损失。我相信随着科学的飞速进步,人类最终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人们可以像天气预报一样准确地预报地震,从而保护生命,减少损失。
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防灾减灾示范演讲 篇3
同志们、朋友们:
经国务院批准,从20xx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防灾减灾日”活动启动仪式,目的是按照国家减灾委统一部署,进一步动员全省开展好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推动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发展。在此,我谨代表省政府、省减灾委,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精心筹备这次活动的广州市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一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也是不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近年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军民共同努力下,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灾害预警预报、应急管理、紧急救助、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去年,我省接连战胜80年一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严重洪涝灾害和超强台风袭击,出色完成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任务,为灾区安定、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是灾害多发易发省份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特别是全球自然灾害问题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遏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扩大,我省也同样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灾害威胁,抗灾救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明确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国家减灾委部署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而且有利于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推广全民避灾自救技能,同时,也将极大地推动各级政府不断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减灾委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各项部署,确保在5月12日前后将“防灾减灾日”活动推向高潮。
同志们,朋友们,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让我们携起手来,万众一心,共同推动我省防灾减灾工作再上新水平,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全省“防灾减灾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