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周记合集27篇》
内容导航
中秋节周记 篇1中秋节周记 篇2中秋节周记 篇3中秋节周记 篇4中秋节周记 篇5中秋节周记 篇6中秋节周记 篇7中秋节周记 篇8中秋节周记 篇9中秋节周记 篇10中秋节周记 篇11中秋节周记 篇12中秋节周记 篇13中秋节周记 篇14中秋节周记 篇15中秋节周记 篇16中秋节周记 篇17中秋节周记 篇18中秋节周记 篇19中秋节周记 篇20中秋节周记 篇21中秋节周记 篇22中秋节周记 篇23中秋节周记 篇24中秋节周记 篇25中秋节周记 篇26中秋节周记 篇27中秋节周记 篇1
今天是中秋节,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许多好菜,准备大显身手。
到了晚上,小姑、表弟,姑爷到我家吃饭,妈妈就在厨房直忙活,小姑也在帮忙烧菜。菜香味引得我和表弟两个小馋猫都快等不及了。不一会就出了一桌“满汉全席”:炖猪蹄,红烧鸡肉,炖鱼,黄瓜炒火腿肠……我和表弟都吃的津津有味。晚饭吃好了,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我和表弟一抹嘴,就到房外放烟花玩了。
这时,月亮露出了脸庞,大人们也到楼下来了。姑爷搬了一张桌子到大树下,姑姑和爷爷搬来了凳子,妈妈也提着月饼来了。“月饼!”我和表弟异口同声地叫道,眼里发出亮光,真是兴奋不已。“吃月饼,吃月饼,吃月饼”我和表弟起着哄,哪里顾得上风度,一坐下就拿起月饼狼吞虎咽,好像刚才那顿饭是白吃的一样,一点都不觉得涨。爷爷讲起了嫦娥的故事,还有他小时候是怎么过中秋的,虽然已经不知道听爷爷讲了多少遍了,但爷爷讲的津津有味,我和表弟也开始听得津津有味了。“十五的月亮真是圆啊,不知道上面是不是真住着嫦娥呢?”听完爷爷的故事,我联想着。
中秋过得真是开心啊!
中秋节周记 篇2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说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月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吃月饼、燃灯、玩兔儿爷、祭月等等。
如今,又迎来一个中秋节,夜幕还没拉下来,我们已经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的升起。这时,大家都在谈天说地,嬉笑声不时的传来。
晚霞退尽,夜幕降临了,说话声渐渐小了,玩耍声听不到了,大家静静的望着月亮。带着泥土气息的晚风吹拂在脸上,更好的衬托出小镇的宁静。
月亮终于露出了山头,羞答答的月姑娘仿佛不好意思了,顺手撕了一块云遮挡自己。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她终于鼓起勇气,勇敢的迈进天空,月亮继续上升,穿过一缕一缕青纱似的薄云,停留在山顶的最高处,挥手向大家问好。
我一边吸着手里的椰子汁,一边听老人们讲那传说中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起源,起义抗元,吴刚伐桂……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偷吃丈夫的不老仙丹,飞奔到了月宫,从此开始了她寂寞的生活。奔月后,嫦娥的月宫里除了一只玉兔,一棵桂树,别无它物。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说月宫里还有个吴刚在不停的砍伐桂树。好奇妙啊!我多么想到月宫里陪嫦娥聊聊天,逗逗小玉兔,安慰安慰伐桂的吴刚……
神话毕竟是神话,其实,月亮就是一个大球体,它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宇航员阿波罗飞到过那里。月球正等待着人类去那里开发……
那一夜,我非常快乐。
中秋节周记 篇3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周记 篇4
秋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这个中秋节正好赶上爸爸上班。
中秋节一早,爸爸上班去了,我和妈妈拎着月饼去了外婆家。外婆给我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甜而润的芦粟,糯而香的桂花糖藕,鲜而补的老鸭汤。当然少不了过中秋必备的月饼。
当我吃着这些美味可口的菜肴时,我突然想到,爸爸在单位那么辛苦地工作,他现在吃什么呀?我立刻起身到厨房间拿了几个保鲜袋,从菜碗里把每个菜都夹了一些放在袋子里,大家不解地看着我。
外公摸摸我的头说:“里面还有,慢慢吃。”而妈妈则脸色一沉:“你这是干嘛呀?好好吃!”我把手里的袋子在他们面前晃了晃,不服气地说:“这是给我爸爸的。”大家先是一愣,而后不约而同地笑了。外婆一边往袋子里夹鸭腿,一边开心地说:“我们都不如你想得周到,真懂事!”带着这些我用心给爸爸预留的美食,我和妈妈乘车回到了家。
这一天虽然很累,但我和妈妈还是等到9点多,辛苦一天的爸爸吃着我特地从外婆家带回来的菜,笑得像朵花一样。当我们全家坐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分享月饼时,不一会儿爸爸就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这时,天空中的月亮被薄云悄悄遮住了,皎洁的月光变柔和了,微微的秋风吹拂着,仿佛不忍打扰爸爸想让他好好休息。虽然这个中秋我们全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我还是很开心。
中秋节周记 篇5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可开心了。在这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着美味的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那天的月亮虽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不过,也美的。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节,我总是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妈妈经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成语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觉得我小时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那圆圆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在古代被又称为“团圆节”,“秋节”等。人们向往着团团圆圆。团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诗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欢中秋节。
中秋节周记 篇6
看见浩瀚的天空中这轮圆圆的月亮就使我想起几年前的中秋节。中秋节这天,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妈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在月亮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嫦娥仙子,如果哪一个人用手去指月亮,嫦娥就会觉得这个人很没有礼貌,就会拿一把小刀去把那个人的耳朵割掉来惩罚他。我听了这个故事很好奇,便用手指了一下月亮,又飞快的缩了回来。我怕嫦娥姐姐用小刀来把我的耳朵割掉,便给月亮作揖,嘴里还不停地念:“嫦娥姐姐,不要割掉我的耳朵,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出于好奇……”过了许久我才反应过来。我还听说,中秋节这一天去别人家偷瓜不会被骂,如果骂了就会变成烂嘴巴。我听了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晚上便约了几个小伙伴去别人家偷瓜。偷瓜时可刺激了,我们悄悄地来到瓜地里,小心翼翼地走着。我使劲地把摘好了的瓜果,慢慢的推往我们的“秘密基地”里。可是,我一不小心,被那个吝啬的大娘发现了。大娘正准备骂我们。但是,大娘可是最爱美的了,如果嘴巴烂了的话,那可是要了她的命了。大娘也只好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而我们则继续享受我们的丰收的果实喽。怎么样,我们这儿的中秋节好玩吧!真希望这一年的中秋节快点到来啊!
中秋节周记 篇7
中秋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边吃月饼边赏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来告诉你吧!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周记 篇8
中秋佳节,圆月挂天,桂香袭人,树影斑驳,此番景象,怎让人不放慢脚步,漫步于桂树林中。又圆又亮的月亮浮在远处,依稀看清月亮上的各种景色,让我的心神不能再转移。中间那块有些暗的是陨石撞击的结果,让本来的白玉盘有了瑕疵,但就因为这块瑕疵,我才更加喜欢上这时的月亮,就像我平时不会盯着太阳看一样,尽管根本就看不了一会儿。
淡淡的月色把桂花树的影子修饰,已看不清树上点点、丛丛黄色的消化,但无法忘记的香味还是沁人心脾,远处传来箫声,已想不起几时响起的,但传统的古典的旋律让人沉醉,尤其是箫声特有的平静。平静中有些扶不起来的挣扎的无奈,倾诉着什么。是怨是愁是别离,是相思是望穿秋水?箫声中有哭有泪,有血有伤感,有无奈有悲欢离合。在钦佩这人高超的音乐时,不禁心里多少感慨。
团圆的节日,能听到一首如此伤感之音,强烈的对比,使我不能平静。
放下心中的包袱,放下繁琐的工作,团圆之月,不是用来千里共婵娟,而是把酒言欢之时,此我之所得啊。
中秋,还是悄悄的过了,还会悄悄的来。
中秋节周记 篇9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虽然天不遂人愿,白天有一点阴冷,不似往昔那般的晴朗明镜,但还是不能停止我对中秋节的喜爱。
幸好,到了下午,太阳终于穿透了云层的束缚。我希望时间过得快点,可是,总不能如我所愿。唉,真是度日如年哪!终于,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楼上赏着月亮,吃着月饼,多么温馨惬意啊!看着那圆圆而又皎洁的月亮,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题目叫做《古朗月行》。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月亮当做一个大圆盘,又疑惑那是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飞在青云上。白兔在捣药,问给谁吃……呀,我真是佩服古人神奇的想象力。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到了李白的另外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呀,祝愿那些在外漂泊的天涯游子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刻,那圆圆的月亮完全把我给吸引了,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中秋节周记 篇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人们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我觉得今天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多星星,奶奶炒的东西特别多,特别香,嘻嘻!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已经全副武装,做好准备,因为,爸爸说今年不买灯笼,要我自己做,真倒霉!首先,我先用竹子制作成一个六面四角形的灯笼。可能我是第一次,把灯笼弄得乱七八糟的,灯笼不像灯笼,鬼不像鬼,最后还是老爸帮我做好了灯笼的支架。接下来是把画好的画做灯笼的面,这可是我的强项啊!我“佛手”一挥,一会了就画好了。最后,也是最难得一部分:就是做灯笼的“胡须”。一开始,我剪得四不像,妈妈说我剪怪怪的,我很不服气,但是我看到妈妈剪得“胡须”非常精致,我就好佩服妈妈。辛苦了一天,终于做好了灯笼,看着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战利品,从心里比吃了比糖还甜!
我盼呀盼,终于盼到中秋节当天了,我盼中秋节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奶奶做的大餐;二是因为我约了同学晚上到华柏公园玩。还没到约定的时间,我就匆匆忙忙地拿好灯笼下去了,当我走到华柏公园的时候,连个人影都没有。果然,太早了,当我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突然,一只手拍了拍我肩膀说:“小郑,你好慢啊!”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徐筠颖。后来我们拿着漂亮的灯笼到公园里到处转,一个肥胖和一个瘦瘦的身影闪过,吓我一跳,原来是欧凯莹和蔡珊玲。一开始,我们还兴致勃勃地拿着灯笼瞎转,一会逛那边,一会逛逛那边,开心极了!我们就把灯笼给忘了,东玩玩、西玩玩,一会玩三字经一会玩木头人,乐极了!玩累了,就在石椅子上休息。
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分手,个个都回家赏月,我也不例外。还没有到家门口,我已经闻到我家炒田螺的味道,真香!我忍不住朝香味的来源“飞”去,妈妈看到我这副摸样哭笑不得。中秋节的大餐终于可以开吃了,一边吃着可以辣到让人“喷火”的田螺,一边喝着冰冰凉凉的奶茶,真是爽到爆。
这一天我过的非常快乐,非常充实!这个中秋节,月亮更加圆,给加亮,而且更加有意义,突出了它的团圆之意。
中秋节周记 篇11
啊、盼啊、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来临了。很高兴也很快乐。
在中秋节的这一天里,我们家买了好多的水果:葡萄、香蕉、梨、西瓜、哈密瓜。各种各样的水果映入眼帘。还有好多种类的月饼,有白切鸡吃。总之一句话:有很多的东西吃。但是,这一天好可惜,左看右看,看来看去都看不到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真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虽然是没有圆圆的月亮但是我们家温馨的气氛还是有的。我们家还是和往年一样,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鸡肉、有说有笑的、欢声笑语连续不断。
今年的中秋节,我还吃了个冰冷冷的西瓜、哈密果雪糕。我妈妈把西瓜、哈密瓜放到冰箱结冰的那一层里。打开冰箱看时,吓了一大跳,西瓜、哈密瓜已经结了一些冰了,我们就快快切开来吃,刚好那天也有一丝的风,凉呼呼的。吃的时候,好冻啊,像吃雪糕似的。我狼吞虎咽地吃,吃多几块,手都在打寒战了。奶奶他们看见我吃东西的样子,在那里忍不住地哈哈大笑,爸爸他们也跟着笑,欢声笑语连续不断,久久不能停止。
今年的中秋节也好愉快。有说有笑的,整个家庭充满温暖、温馨。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中秋节周记 篇12
中秋节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团圆赏月的好日子。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中秋节的晚上,看不到那一轮美丽的明月,然而在位于上海的世博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中秋节一大早,我和我妈妈就来到位于上海嘉定的彭阿姨家,和彭阿姨的儿子刘彭一起打的去了上海F1赛车场,搭乘世博专线到世博园去参观。虽然我们自己觉得来得很早,可到世博园区才知道什么叫“人山人海”,由于人太多,我们在门口排队足足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只排得两腿发酸,才好不容易进入园区。不过尽管排队排得很辛苦,却在第一时间领略了志愿者的温馨服务,他们不仅给我们送水,还给我们介绍世博会的相关知识。
我们进了世博园区后,我妈妈首先给我买了一本世博护照,让我拿来到要参观的场馆盖章,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先在参观人数较少的浦东看了亚非一些国家的场馆,并在这些场馆分别盖了世博印章,我们还参观了一个联合馆,在这个联合馆里有很多国家的分场馆,我在那里盖很多世博印章。然而,十分遗憾的是,我一直向往的中国馆因为要事先预约,没能进去参观。
下午,我们在浦西参观了城市足迹馆、太空馆和思科馆,那里甚至还有一个可口可乐馆呢!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思科馆,因为里面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展示,其中还有两个2D电影,馆门口还有一个阿姨通过视频和我们对话呢!
晚上世博园的更漂亮,到处灯火通明,比白天时的展馆好看多了,我们虽然看不到天上的月亮,在这里却可以看到一个与天上月亮同辉的地上“月亮”。在这个“月亮”里,不仅可以看到“嫦娥舒广袖”的优美舞姿,还可以领略万家团圆的乐趣,我妈妈还用数码相机拍了照呢。晚上的黄埔江大桥更加壮观,像一条条绚丽多彩的彩虹,只可惜天色已晚,我们急于赶车回彭阿姨家,没有细细品味。
今天可真是一个快乐的中秋,我真希望全世界所有的同学们都和我一样的快乐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周记 篇13
今天是中秋节,学校放了假。一大早我和妈妈就起了床,妈妈说今天我们去姥姥家过节。
我好高兴呀!因为我又可以和哥哥在一起疯玩,晚上舅舅和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有咸水鸭;红烧鸭;干煸泥鳅;还有我爱吃的蒸菜等等。肉菜;素菜样样齐全。看着一桌美味佳肴我口水都流了出来。开心之余我有想起了在远方工作的爸爸,心里酸酸的。
吃完晚饭,我和哥哥还有好多小伙伴在皎洁的月光下完了打僵尸;猫和老鼠的游戏。今年的中秋节我过的好高兴!
中秋节周记 篇14
记忆中所有的中秋节都是快乐的。孩童时对灯笼的迷恋、青葱岁月的浪漫举动、以及现在为一家老少的奔忙,我都觉得非常美好。盼望着盼望着,中秋节又来了,我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限,他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送进小明月!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一大早,孩子还在梦乡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忙乎这个了。主角不是我,也不是这个油光蹭亮的鸡屁屁,而是行家里手奶奶,我只是跑龙套打下手的角儿。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限,他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送进小明月!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中秋节周记 篇15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
中秋节周记 篇16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于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后羿的人,一天他无意中得到了一种人吃了以后能飞上天的药。他将这药交给他的妻子嫦娥保管,一天后羿出去了,留下妻子一个人在家,他的哥哥来到嫦娥跟前逼她交出药来,可嫦娥不肯,无奈之下一口气吞下药,只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双脚离开了地面,从窗户飞出去了,就这样一直飘到了月亮上面。后羿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每年的八月十五他都会做嫦娥爱吃的月饼,放在桌子上用心等待着嫦娥。就这样年复一年八月十五这个特殊的日子被流传下来了
虽说只是一个传说,但同时也说明咱们的中秋节已经流传很久了,
中秋是团聚的日子,是我们又能感受到家中那温馨感觉的时刻。这一切都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温暖,我很庆幸我有父母的关爱。想起多少曾经在外流浪的人们啊,在这美好的团圆之夜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想念远在家乡的亲人,那是一种怎样的伤心欲绝啊。也许只有他们才能感受到离别的滋味。而我可以在家里和父母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没有伤心,只有温馨。想起古人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心中也泛起了一种莫名的伤感,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许会奔赴我梦想的地方,离开日日夜夜关爱、呵护我的父母,也许以后在赏月的同时,思念家乡的人中也会多了我的存在吧。中秋节,我希望它会永远寄托着我美好的祝愿!
中秋节是甜蜜蜜的,说甜蜜蜜是因为,可以享受可口的月饼,可以和家人们享受着美好的馈赠。中秋让我更懂得亲情的珍贵,让我尝到了故乡的甜美及温暖。深刻地了解明明知道在身边却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发现它的重要。在萧瑟、冷清的中秋节点燃了一把温暖的火,去了秋的凉意。
中秋团圆节,我心中那颗故乡的圆月。
中秋节周记 篇1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可热闹了,舅舅舅妈、姨父姨妈、表哥表姐也都来了,大家一起来过中秋节。
中午的时候,外婆给我们做了一大桌好吃的菜,有我喜欢吃的青椒炒肥肠,有爸爸喜欢吃的鱼头煮豆腐,还有罗田的特产---板栗。大家吃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就连平常吃饭表现不怎么样的我也吃了两大碗。
下午我们就各自娱乐,妈妈陪外婆聊天,爸爸陪外公他们打麻将,而我呢就和哥哥姐姐他们一起去逛超市,还买回了一大堆我们爱吃的零食,然后我们也玩起了我们喜欢的电脑游戏,还过足了瘾。
我真喜欢这次中秋节,虽然没看到圆圆的月亮,但是我一样玩得非常开心。
中秋节周记 篇18
中秋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按中国人的习俗,今天每个人都要回家和家人团圆,吃月饼、赏月。
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早饭,就来到了爷爷家,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真是高兴,满脸的皱纹都变成了微笑的花朵。儿孙满堂的屋子里人真是热闹极了,姑姑家的小表弟看我来了,扯着我的手就让我领他出去玩。
我和弟弟不知疯玩了多久,妈妈招呼我们吃饭了,我们的肚子也都饿了,我一进屋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儿,好诱人!我和表弟的口水都流流出来了。桌子上的菜好丰盛:糖醋鱼、可乐鸡……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牛肉饺子,这下比过年还过瘾呢。爷爷像宣布重大赛事开幕一样宣布中秋团圆饭开始,大人们倒满丰收的美酒,开怀畅饮,谈论着国家发生的桩桩喜事;而我和表弟却大吃特吃,人们都说饥不择食,我们吃的喝的可都是最好的东西呀。
吃喝进行曲正在进行着,不知是什么时候大人们的脸上都挂了彩,每个人的脸上都红扑扑的。爷爷喝的最高兴了,用筷子敲着碗竟然唱起了二人转,乐得我们全桌人前仰后合。我和表弟也拿出了我们的绝活——打快板,给大人们助兴,赢得了满堂喝彩。就这样我们全家人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今天虽然阴天,没有赏月难免有些遗憾,但全家团聚,让亲情在酒桌上释放,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周记 篇1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使在平时,我们也会思念家人,更何况今天是中秋佳节呢!想必许多人对亲人的怀念,都会比平时多一倍,比平时更加想念与亲人一起的时光。可是,比起与家人一起,我更喜欢独自一人看月亮。
我爱月亮,爱她的纯洁,爱她的永恒,爱她的神秘。月亮越升越高,已经爬上了大楼顶。她俯视大地,把光辉挥洒。皓月当空,我眯起了双眼,我确确实实看到了明月高悬中模模糊糊的景物。是山?是水?是天空?是云雾?还是我的影子?
望着这皎洁明亮的月光,让我想起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句:“中秋月圆夜,千里寄相思。”“夜风习习,皎月当空,中秋八月,月圆情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露从今月白,月是故乡民。”“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月亮,你是一条溪流,为人们送去感情的水;你是历代文人的孩子,使他们的文字千百年来一直年轻、灿烂。你的纯洁,你的永恒,你的神秘,永远得宠于时空的长河,赢得世人的眷恋与赞美。我爱中秋节,爱月亮,更爱中秋节的圆月。因为:中秋节的圆圆的月亮代表的是团园、幸福与美满。
中秋节周记 篇20
今天是中秋节,虽然天不遂人愿,白天有一点阴冷,不似往昔那般的晴朗明镜,但还是不能停止我对中秋节的喜爱。
幸好,到了下午,太阳终于穿透了云层的束缚。我希望时间过得快点,可是,总不能如我所愿。唉,真是度日如年哪!终于,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楼上赏着月亮,吃着月饼,多么温馨惬意啊!看着那圆圆而又皎洁的月亮,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题目叫做《古朗月行》。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月亮当做一个大圆盘,又疑惑那是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飞在青云上。白兔在捣药,问给谁吃……呀,我真是佩服古人神奇的想象力。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到了李白的另外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呀,祝愿那些在外漂泊的天涯游子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刻,那圆圆的月亮完全把我给吸引了,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中秋节周记 篇21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了,它给人们带来快乐;带来兴奋;带来各种各样欢歌笑语,我爱中秋节。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刹那间,已经是20xx年了,在这每一年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它们代表着不同意义,给人们带来无限喜悦,给时间增添一丝微笑,就让我们尽情地欢乐吧!
中秋节——我的最爱。今年,我特别高兴,因为有姐姐的陪伴,让我感到温暖,月亮圆圆的,随着皎洁的月光,我更加欢乐,在这欢乐的节日里,我懂得了亲情的含义,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拥有了亲情的幸福,我甜丝丝的笑了。
15那天,妈妈去上街,我和小妹、大姐在家,等待着落日的消失,这样就可以吃团圆的月饼了,落日终于消失了,妈妈到家了,这时我的嘴好谗呀,逼着妈妈要吃月饼,妈妈无可奈何地答应了,我见妈妈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来,切成五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块,笑眯眯的走了,那时我的心里无比的高兴,因为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节日,亲人团圆了,中秋啊中秋,你到底蕴涵着什么?
当年,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实际上,中秋节只是一个节日,它主要是让每一家的亲人团圆,月饼是圆的,人也应该像月饼一样圆罢了,今年的中秋节,我真的感到好高兴,好幸福,我拥有了人生第一次幸福的节日,我高兴得欢蹦乱跳,欢乐的—中秋节。
让我们张开双臂去迎接下一年的中秋节吧!
中秋节周记 篇22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限,他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送进小明月!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今天,我们一家趁着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去外婆家玩,一路上阴雨不断,虽然雨点很小但是很密,使我感到十分压抑。车开着开着,天气渐渐的有阴转晴了,我的心情也好多了。我们到时,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团圆饭。只见舅舅把桌子椅子摆放好,我们吃着鸡鸭等菜。我吃完后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觉到了晚上,我不自觉地望向天空寻找这颗令人迷恋的星体——月亮。那满天的清辉,遍地的水银让我陶醉。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诗“明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至喜世悦人。”这时大姐姐和小姐姐拿来了月饼,我吃着月饼,喝着绿茶,听着他们兴高采烈的谈话,感受着绵绵的爱意与关怀,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时,我唱了一首“千里共婵娟”这首歌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互相祝福着。真可谓“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呀!
中秋节周记 篇23
由于爸爸妈妈明天都有工作安排,我们家决定在今天提前过一个中秋节:晚上吃过大餐以后,每人手里拿几个月饼,边吃边在阳台上赏月,并谈论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
按照打算,爸爸妈妈下了班都早早的回了家,爸爸带我们开始拆月饼的包装,妈妈则在厨房里忙的不可开交,我们几个忍不住偷吃了几块月饼,但还没吃几个,就被厨房里传出来的香味引到了饭桌上去——月饼再好,也抵不过妈妈烧的一顿饭。妈妈依次把拿手好菜端上餐桌,我们只是看了看,并未吃。因为过节吃饭要一家人一起吃才有味道。
前后等了大约有几十分钟,菜菜全部上桌,拍照留念之后,我们才开始吃。我先给父母挑了两块最肥的猪蹄,为他们递去餐巾纸后,自己才开始吃起来。面对我的夹菜,父母这次表现得并不惊讶,也不兴奋,他们只是双双点头示意后便开始吃。我认为今天他们的确累了,有人为他们夹夹自己做的菜吃,也是应该的,也许是前几天有感恩活动的原因——我第一次主动地为他们倒上饮料,他们喝了几口后便叫我自己的,他们要喝会自己倒的,我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吃的正起劲,妈妈接了一个电话,我和爸爸一听妈妈的语气,便知道是她的工作单位的电话。妈妈几次拒绝单位的请求,可都无效。单位那边的态度反倒更强硬了,我真想把电话接来,一顿骂后挂断,但我不能这样,为了妈妈。现在只有弟弟一人蒙在鼓里,以为是什么亲属送祝福呢。( )
最后,单位那边挂断了电话,我们知道妈妈非去不可了,都劝她多吃点饭或拿几个月饼在路上吃也好。可她什么都没拿,只是把杯子里的饮料一口气喝完了。提包出去了,弟弟问她去干什么,是不是又去上班,今天不是说好了不去吗?妈妈说她只是去把楼梯口的电瓶车放好来,一会儿就回来。弟弟将信将疑,但还是回到饭桌上来继续吃饭了。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妈妈骗弟弟的话,是善意的谎言。
但桌上却没有了之前的欢声笑语。
后来,我们三人站在阳台上看月亮,眨巴着嘴中的月饼,我想起桌上的美味和妈妈“骗”弟弟的话,月饼的味道在我心中有了新的定位,那就是亲情的味道。
而妈妈去工作,这就告诉我该如何去感恩,例如说:今天晚上的脏碗碟就我包了!
嘻嘻,我看到弟弟在我们着急忙慌抢月饼吃的时候,抽出了两个月饼,塞到了他衣兜里呢!是感谢给予自己这么多的妈妈,给她吃的吧?
希望明天,爸妈都没事,我们一家能过一个真正的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周记 篇24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这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那天早上,我早早就起了床,吃过早餐,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往老家赶。道路上打扫得干干净净,两旁的路灯上挂满了大花蓝,十字路口摆上了形态各异,各种各样的鲜花,多么漂亮啊!马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超市里人们大包小包的排成了一条长龙,多么热闹啊!
回到家,奶奶的桌子上摆满了水果、月饼等,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做了一桌美味佳肴。吃过饭后,家人们在一起聊家常;小孩在一起嬉戏。
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晚上,天是那么的亮,月亮是那么的皎洁,今天的月亮更圆了,我和家人们一起坐在桌子旁,一边吃月饼一边望着美丽的月亮,好像嫦娥姐姐在向我们招手,想邀请我们一起去月亮上玩耍,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后羿和嫦娥姐姐在月桂树下说悄悄话呢。中秋之夜真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
这个中秋节我过得无比的快乐,一家人团团圆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中秋节周记 篇25
今天是中秋节,吃完晚饭,爸爸陪我去看音乐喷泉。一路上,我们看到月亮正在慢慢升起,马路上,车水马龙,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江边人山人海,把扶栏围得水泄不通。
音乐喷泉开始了,喷泉伴着优美的音乐,一会儿水柱冲得很高,一会儿又降得很低,随着音乐变化着花样,喷泉在一曲“难忘今宵”的歌曲中结束了。
中秋节周记 篇26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在院子里,妈妈温柔的给我诵读着古诗,我坐在爸爸的腿上,伴着月色我们一家人一起过中秋。
今晚的月亮好圆啊,就像一个美丽的大圆盘,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天空中没有闪烁的小星星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今晚的月亮太美了,小星星都不敢出来和它媲美了。月亮在云层中躲来躲去,它好像在和云哥哥捉迷藏呢!月亮照亮了青青的小草,小草以为那是舞台的灯光,竟然情不自禁地跳起了华尔兹;月亮又照亮了小朋友爱玩的滑滑梯,周围一下子变的明亮起来,让那里不再那么黑暗,今晚的小朋友真多啊,他们尽情地跑来跑去,滑上滑下,笑声回荡在小区里。小朋友喜欢这样的月光,抬头对着月亮说:“谢谢月亮姐姐,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光亮……”月亮姐姐害羞的笑了,眼睛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
今晚的月亮好美啊,我们可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时光,我提议,跟爸爸妈妈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当老鹰。”爸爸首先自告奋勇,“我当鸡宝宝。”妈妈抢先一步,我跟爸爸都很疑惑,为什么妈妈要当鸡宝宝呢,妈妈得意的笑笑:“因为我想变的年轻啊!”我撇撇嘴:“那我岂不是变老了,变成鸡妈妈了吗?”妈妈摸摸我的脸,鼓励的看着我,很认真的说:“宝宝今天尝试一下做妈妈,你就会明白妈妈对宝宝的责任,爱,和关心!”我跟爸爸恍然大悟,我高兴地同意了。游戏开始了,这只大老鹰比别的老鹰都聪明,他先看看右边,把我的注意力引到右边,我刚带着妈妈往左边闪,突然,老鹰伸开它那庞大的翅膀和锋利的爪子,像左边扑了过去,一下子就把可爱又调皮的鸡宝宝捉住了,原来鸡妈妈还真是不好当啊,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直玩着玩着,月亮姐姐一直在天空对着我们笑呢,我真的开心极了……
今晚,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我想让月亮姐姐把我的愿望收藏好。我希望全家人都健康快乐,希望妈妈永远年轻。我也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了我的理想而努力!
中秋节周记 篇27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它寄托了我们的思乡之情,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祈愿。